快速导航FAST
近日,武威市古浪县公安局黑松驿派出所快速帮助失主找回丢失香烟,获得当事人和周边商铺经营者的高度赞誉。
3月3日中午,古浪县烟草公司配送员到黑松驿派出所报警称:上午11时许,其在古浪县黑松驿街商铺配送烟草时,厢式货车里的28条香烟(价值2000多元)被偷了。接警后,黑松驿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赶赴事发地点调查取证。民警通过走访打听和调取视频监控发现,该货车驾驶员在黑松驿街某商铺送完香烟后,忘记关闭后舱门便又继续行驶至下一个十字路口时,车厢内的烟草掉在了地上,被路过的群众捡到。经过民警沟通协调,28条香烟最终物归原主,烟草公司配送员对古浪公安民辅警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近年来,在国务院国资委和各央企集团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央地合作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一线推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对接、靠前服务,在甘央企主动担当、务实进取,央地合作迈上新台阶、步入快车道。
截至2024年1月31日,2021年以来签约的276个央地合作项目,已开工233个(其中86个建成投运),开工率84.42%;2023年完成投资1138.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29.55亿元的85.61%,累计完成投资2614.3亿元,完成总投资计划7370.79亿元的35.47%。
央地合作项目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撑带动作用,当前在甘央企产值已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
记者从省政府国资委了解到,央企认真履行项目建设主体责任,高效推进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兰洽会期间我省与25户央企的70户子企业新签订合作项目72个,总投资达到1443.57亿元,推动我省央地合作翻开了崭新篇章。新增在甘投资排名前5的央企为:中核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国家电网、华润集团。
目前,央地合作项目开工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新开工项目75个,特别是2023年签约的72个项目,有53个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10市州总体开工率超过80%。航空工业、中国海油、东方电气、中国五矿、中国铁建等26户央企开工率超过90%。中国华能陇东特高压工程庆阳新能源示范项目、长江三峡武威黄羊抽水蓄能电站、中国能建平川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庆阳段等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陆续开工,进一步巩固了央地合作项目加快实施的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央地合作项目投资强度持续加大。2023年完成投资1138.29亿元,较2022年的839.5亿元增长35.6%。与此同时,带动效应加速释放。2023年新增建成投运项目39个,其中产业类项目38个,有力支撑带动全省规上工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中石油陇东油区油气产能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油区原油产量增长6.71%;国家管网古河天然气联接线竣工投运,有效增强了兰州及周边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中国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煤炭板块全部建成投产,长江三峡武威2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全容量并网,华润集团、甘肃电投集团常乐电厂3#4#机组建成投运,中国船舶张掖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为我省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增添了强劲动能。
多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将央地合作项目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央企领导建立常态化会谈交流机制,部署推进央地深化合作。
省政府国资委积极发挥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促落实作用,建立班子成员分产业对接央企长效机制,为央地深化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加强行业指导,充分运用在线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在项目审批、能评环评、行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政府办公厅跟踪掌握“四个一”机制落实情况,加大督察推动力度。
结合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各市州坚持从项目建设实际出发,精准施策、靠前服务,尽心尽力当好“店小二”。
兰州市定期召开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央地项目推进形势,积极协调解决重点项目规划、审批、用能方面问题。庆阳市出台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要素保障方案,高效推进项目规划、选址、核准、建设和要素保障等工作。天水市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开展“一对一”调研,面对面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保证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嘉峪关市突出政策支持、金融、环评稳评、报批报审等重点环节,集中“会诊”,精准“施治”,助力企业打通项目落地实施“最后一公里”。武威、白银、陇南等市州通过建立“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保障央地合作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毋庸置疑,央地项目合作作为稳经济、扩投资、促增长的重要支撑,我省各市州各部门采取多项好经验好做法,抓住央地合作政策机遇期、窗口期,以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和保障更多央企项目落地,签约项目进展总体良好。
对于甘肃的发展而言,央地合作项目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贡献及拉动作用明显。按照规划,今年将全面落实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2024年一季度央地合作项目协调推进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央地合作成果,努力推动央地合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我省各市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项目专班责任,强化分类协调调度,对未开工项目,逐一研判,精准施策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清单化、专班化、责任化推进,力争今年全部开工建设;对已开工项目,跟进做好要素保障,强化年度投资计划执行,在确保生产安全和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抢工期、赶进度,确保完成1100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
抢抓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四强”行动、“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深入实施的有利时机,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和央企投资方向,找准央地合作契合点、着力点,加强优质项目谋划储备,加大与央企对接洽谈力度,力争今年再签约2000亿元合作项目。
重点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同央企合作,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省属企业围绕兰州石化120万吨乙烯改造、中核集团国家核产业园、三峡集团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等标志性重大工程积极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推动相关产业链规模化、集群式发展。
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导向,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按照市州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要求,细化完善央地合作项目增速增量具体考核指标,指导市州加强央地合作项目计划安排,会同项目央企依据项目可研批复报告、中央企业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等逐项制定2024年度投资计划,分类细化保障措施,查缺补弱,努力推进签约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紧盯2024年央地合作新签约项目目标要求,深入研究国家和甘肃产业政策,找准央企产业布局同我省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围绕打造石化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军民融合等产业集群,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千方百计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推介等工作,努力实现央地合作签约数量、项目质量新突破,助力我省特色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